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火得一塌糊涂,不僅國內(nèi)持續(xù)升溫,版權(quán)在國外也被搶購。一位海外網(wǎng)友評論說:“一寸土地都不能丟,誰知道會長出什么好吃的。”雖是笑談,但把中餐的誘人魅力講出來了。前段有朋友到泰國清邁旅游,回來說泰國餐還是吃不慣,除了口味,量也太少。她說:“我這樣的女士一般都要吃兩份,這樣一算就比中餐貴了??赡芴﹪芪鞣接绊懕容^深,他們的餐飲模式更近西方的習慣。”
西方餐飲業(yè)的模式與我們有什么不同嗎?我從消費者角度勾勒出一個感性的認識。第一是量小。從法式西餐,到日本料理,都很精致。我表妹身高一米八,到上海微軟公司工作后,一直自己帶午飯。早就知道微軟的人性化管理中有一條就是公司供應(yīng)午餐,還相當不錯。我問她,你為什么不吃呢?她說:“他們每頓就吃那么一點點,公司給的一份米飯也就那么多,相比起來,我每頓要反復(fù)幾次去打米飯,情何以堪呀……”
有位朋友每年從北美回來,總要講講那里的見聞。我求證這件事,他說:“美加的餐館也都是這樣,量少。”由此可知西方人每餐吃得少與他們習慣的餐飲方式有關(guān)。我又追問:他們可普遍比我們高大,消耗要多,這樣吃得飽嗎?他女婿在硅谷上班,公司里都有加餐供應(yīng),牛奶咖啡點心就擺在那里供員工取用。那他們是不是加餐時多多補充了?“也不是”,他說:“公司雖然免費供應(yīng),但他們都要顧及自己的形象。另外,從營養(yǎng)上來說,他們吃的應(yīng)該是足夠了。”這就引出西餐供應(yīng)的第二個不同之處:量小,但盤子大,每樣一點點,但都自信十足。仿佛是為展示:我是什么東東,我有什么營養(yǎng),我有多少卡路里。這樣,即使量小,但能量足夠了。也就是說西餐不論怎樣奇裝異服或者美輪美奐,都沒有忘記一條:我以質(zhì)取勝。
反觀西方那些大眾化的中餐,不知道是為競爭還是唯恐人家吃不飽,總在量上做文章,一家比一家給得多。到頭來價格賣不上去,而用工用料沒少一點,你說冤不冤?說到這里,我突然聯(lián)想起我國氮肥行業(yè)在國際市場遭遇“黑手”,被人用招標打壓價格,中國氮肥行業(yè)的境遇與中餐是不是有些神似之處?都是大眾產(chǎn)品,都賣不上好價?除了反制國際市場的惡意之外,我們是不是從自身反省一下。我們剛剛在溫飽階段穩(wěn)住腳,所謂溫飽就是衣服厚實點、飯菜豐盛點,所以我們習慣用自己的肚子衡量別人。但我們面對的國際市場也是這樣的需求嗎?我們是不是該改變中國氮肥的形象、提升營銷模式?借鑒西餐的一些做法,我們現(xiàn)在該做的是把我們氮肥的“營養(yǎng)”、“能量”和“卡路里”充分展示出來。如果你一方面打著“實惠”的招牌,另一方面卻想要“高檔”的價格,是不是有些南轅北轍?事實上,中國經(jīng)濟如果不完成從“求量”到“求質(zhì)”的轉(zhuǎn)型升級,包括氮肥在內(nèi)的中國制造業(yè)都很難走上“求值”的道路。在過剩的世界,量根本就不導(dǎo)致話語權(quán)?!渡嗉馍系闹袊坊鸨且驗槔锩嫜莸谋M是“蝎子尾巴——獨一份”。這一點,中國氮肥做到了多少呢?